
您好听众朋友,我是玲珑,欢迎收听龙阳声韵。
去年玲珑生了一场大病,感谢医术精湛待人温暖的医生,玲珑活过来了。大家都说,除了遇到好医生,玲珑能有今天这样的好状态,还幸亏个好心态。是的,在大灾大难面前,玲珑想的是:与其怨天尤人,不如积极面对。有这么好的医生,有这么多关心自己的家人和朋友,自己只需要乐观地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就行了。
前段时间,一位听众说她是一个特别敏感又拧巴的人,每一次好不容易内心想平静下来,但负能量总是如影随形,怎么都摆脱不掉。
这种情况其实很多人都曾遇到过。
在人生的旅途中,我们都渴望拥有积极正向的心念,去欣赏生活的美好,却总是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,很容易就变得心累、烦躁。
但其实,很多时候你以为的负能量,其实并非来源你自身,而是来自他人抱怨、批评、宣泄的干扰。
对此,国学大师曾仕强提出一个观点:
永远不要回应负能量。
这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,其实^暗含深意。
1
在心理学上,做过一个很著名的实验,叫做“情绪传染实验”。
让一个心情愉悦和一个情绪低落的人共处一室,然后观察两人的情绪变化。
结果不到半小时,那个原本笑容满面的人,也开始变得^闷闷不乐。
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结果,心理学家又做了一系列实验。
但最后结果无一例外都证明了,人的情绪是会传染,尤其是^消极情绪,它就像病毒一样,会传播给密切接触者,还会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。
所以,国学大师曾仕强才告诫大家,凡是负能量的东西,都不要去回应。
因为你一旦回应,就会与之纠缠,而纠缠就会受其损耗,最后让自己不堪重负,陷入内耗。
2
从小到大,我们都一直被灌输一个观点,要懂得为他人着想,要善解人意。
于是在很多时候,我们总是习惯性把他人的想法放在第一位,对人事事必有回应。
哪怕自己心情都糟糕至极,硬着头皮也得逼自己倾听,否则就会为此产生负罪感,觉得自己自私。
可是没有人有义务去提供,免费的情绪劳动。
尤其是面对那些总是抱怨、总是负面的人,过度共情只会把他人的痛苦和责任,转移到我们自己身上。
最终拖累自己生活的步伐,让自己身心俱疲,甚至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和希望。
3
看过一句话是这样说的:
让别人开心是你的能力,但不要牺牲自我。别人开不开心是她的课题,不是你的,人际关系里要形成横向关系。
每个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,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人生课题要解决。
对于只知道索取、只知道消耗你的人和事,多回应一句都是你对自己的不负责任。
那如何与负面情绪的人划清界限?
其实方法很简单:
01、学会说“不”。
对于那些只知道疯狂输出自己、根本不会接受你的建议,放弃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责任的人。
你唯一要做的事,就是果断拒绝,坚决不接对方的话。
或者善用废话文学,用“是吗”“哦”“真的吗”敷衍回应,次数多了,对方自找没趣也就换个人了。
不要担心这样回应会有羞耻感,你本来就不必时刻都善解人意,去过多承担他人的悲欢。
保持冷漠,是为自己负责的第一步。
02、提供恰所需的帮助。
如果朋友不是肆意宣泄自己的负面感受,而是真的需要我们的帮助,那你可以在行为范围内伸出援手,减少情绪的感同身受。
例如朋友想倾诉,那你就让她畅所欲言,不要过多共情。
朋友需要帮助,那就向对方坦诚自己能够和愿意帮助的程度,剩下的让朋友自己面对和处理。
给别人提供帮助其实也是一件很耗费心神的事,如果对方的情绪和问题已经干扰我们,那就及时停止,确保不会影响自己的状态和生活。
03、培养积极的爱好。
可以试着培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爱好,比如养花养草、画画、爬山,或是学一种乐器等等。
在这个浮躁的时代,有一项自己喜欢的爱好,可以给大脑和身体一些放松的时间,在疲惫的生活里赋予我们能量,让我们保持身心健康。
其实年纪越大越会发现,人生在世,最重要的就是以自己最舒服的状态活着。
那些能影响到情绪的人和事,多看一眼都是你的不对。
每个人的能量和精力都是有限的,要学会保护自己,守好自己的能量场,别被别人左右,也禁止被别人PUA。
永远要记得,不要回应负能量,保护自己珍贵的气血。
责编:傅莹莹
来源:汉寿县融媒体中心
跟着总书记学历史
【乡村振兴路上的“老兵”】邓红波:“兵支书”领航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8.1
【乡村振兴路上的“老兵”】吴喜堂:永葆军魂的“兵支书”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7.31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7.30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7.29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7.28
下载APP
分享到